近期,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违规吃喝,5人喝了4瓶白酒,其中1人死亡。
一、“酒精考验”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1. 损害形象与公信力:将“酒场应酬”视为工作能力的体现,沉溺于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甚至因醉酒引发失德失范行为,严重破坏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2. 滋生腐败风险:“酒桌”常成为利益输送的温床,一些别有用心者借宴请之名行贿赂之实,在酒精麻痹下放松纪律防线,易陷入权钱交易、利益勾连的漩涡。
3. 影响工作效能:长期饮酒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精神萎靡,出现“酒后误事”“醉后懒政”等问题,削弱执行力,贻误事业发展。
4. 污染政治生态:“酒桌文化”衍生的小圈子、小团体,破坏党内民主团结,助长“靠关系、讲人情”的不良风气,侵蚀政治生态根基。
二、 深化思想教育,筑牢思想信念的堤坝
1. 将“抵制酒桌文化”纳入廉政教育必修课,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片展播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2. 倡导新风正气,营造清正氛围
- 弘扬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组织文体活动、读书沙龙等,引导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
- 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建设,明确政企交往边界,破除“酒桌谈事”的潜规则,以制度规范保障公务交往廉洁高效。
“酒精考验”折射出的是作风问题、纪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为队伍清正廉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