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沙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水污染治理。2019年,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要求,鞍山市政府决定对南沙河流域环境进行治理,同时成立鞍山南沙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南沙河流域环境治理的实施主体。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亿元整,持股比例为市城投公司80%、市水务集团20%。内设综合部、工程部、财务部、策划部、运营部等职能部门。
一、南沙流域范围
鞍山南沙河东至千山正门,西至鞍辽界,流经鞍山市千山风景区、高新区、立山区三个行政区,最终汇入辽阳太子河,全长67公里,鞍山境内41公里,流域面积352公顷。近期规划建设鞍山城市段(劳动路桥—七号桥),全长10公里。
二、南沙河公司已建项目
鞍山南沙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陆续建设完成水岸佳苑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4.5亿元,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二期正在开工建设。南沙河流域部分滨河绿道和停车场工程,总投资700万元。南沙河流域排口改造工程、判甲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新建截流管网工程、灵山工业区截污工程、东台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工程、河南路截流管网工程、南沙河1#坝清淤工程,总投资3亿元,现已竣工完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南沙河黑臭的水环境质量,但仍未全面达到V类水质标准。
三、新开发银行1.4亿美元贷款项目
为保证南沙河水质全面达标,经市政府相关部门全面调研,提出鞍山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工程,该工程是新开发银行贷款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项目的一个子项目,总投资估算总额为13.64亿元,其中拟申请利用新开发银行贷款9.42亿元,占总投资约70%。工程内容包括: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管道 130公里;扩建泵站5座;截流干管非开挖修复2.5km;现状排水管网疏通与检测400km;新建生态隔离带和海绵城市,总面积76.99公顷;主河道及上游支流清淤24.25万m3;千山支流生态护岸改造5.0km长。
排水智慧监管平台系统项目创新和示范意义
1、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通过建设生态修复隔离带,提高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增强碳汇的能力。通过改善南沙河水环境质量,保护城市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流域范围内部分市政雨水管道的改建和新建,将城市雨水管道排水标准从现状的0.5年重现期,提升至2年重现期,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2、引领城市河道水环境达标治理新方向 本项目立身鞍山现状问题,开展与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程,开展雨污分流改造,保证旱季污水100%收集处理;新建无人值守泵站,远程综合调控泵站运行,保证城市排水安全;对南沙河进行生态清淤,清淤量为24.25万m3,控制内源污染。本项目从管网—泵站—海绵—生态隔离带—内源控制等方面综合治理,保证省考断面全面稳定达到水环境质量的目标,为东北其他地区水环境达标提供示范作用。
3、建设南沙河两岸城市生态综合体。 建设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游憩观赏、游览观光为一体,并具有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效应的城市生态综合体,新建南沙河两岸生态隔离带总计76.99ha,助力打造南沙河流域成为鞍山市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4、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新建雨水管道将提高现状城市排涝能力,保证在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mm的条件下,减少城市内涝面积80%,提高城市安全,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5、引入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排水智慧监管平台,提高政府对水环境的决策和治理能力。 项目建设的排水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及数字仿真模拟等先进技术,近期对南沙河流域范围内排水系统水质、水量、设施运行状态与河道水质、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各类涉水设施的运行情况;远期将为整个鞍山市智慧水务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好铺垫。
通过对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后,实现南沙河省控断面全面稳定达到V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助力鞍山产业和城市转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综合治理后的南沙河,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为鞍山餐饮、文化、体育、地产、旅游等产业带来高速发展。